然而,在所有这些基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对中国的好感和热情,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可能的未来隐患。
首先是印度的嫉妒以及可能的挑衅。与中斯关系相比,斯里兰卡与印度在地缘、种族以及历史上的联系更加紧密。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2500年前,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了僧伽罗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弘扬佛教,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而公元前 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锡兰岛。这也塑成了当今斯里兰卡族群构成的基本雏形。今日的斯国共分为9大省,25个县,人口约为两千多万,其中僧伽罗族占74%,泰米尔族18%,摩尔族7%,其他1%。因为与印度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地缘联系,同印保持友好关系成了斯外交政策的重点。双方重视经济合作,希望通过双方的经济合作带动南盟合作。但斯与印之间的种族、宗教的联系也实实在在反映了斯国内民族冲突的历史原因。而印度一向将同种同源的斯里兰卡视为自己的后院,中国在斯内战结束后重建中取得的工程份额越多,印度就越没有机会从中分一杯羹,印度非常警惕中国在斯国的影响力。
其次,斯里兰卡与英国也因为历史原因而关系密切。 自16世纪起斯里兰卡先后被葡萄牙(1505—1658)、荷兰(1658—1796)统治,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2月4日才从英国殖民之下独立出来,直到现在,斯里兰卡依然是英联邦成员。因此,如今在斯里兰卡,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同为官方语言和全国语言,上层社会则通用英语。1982年开播的斯里兰卡电视台是斯最大的电视台,每天就用英、僧、泰三种语言播出。而宗教信仰上,70%的居民信奉佛教,16%信奉印度教外还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近年,基督教得到了更大的扩展。
斯里兰卡主要的援助国和最大的贸易伙伴更有美国一份。这两个国家对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一向抱有制衡的愿望甚至实际行动。一旦中国在斯国的影响力大到引起两国尤其是美国的严重关注,中国势必面对各种可能的制约和制衡。